Foolery, Comic Relief and Comedy in the Tragedy of Peach Blossom Fan: 桃花扇之諢

Research output: Other contributionpeer-review

Abstract

本文研究歷史劇《桃花扇》中插科打諢的特色、功能以及戲劇效果。試圖探討在沉重主題下不斷出現的幽默滑稽在劇中穿針引線的作用,挖掘看似膚淺的諢語的深層涵義。

喜劇和悲劇向來都是相輔相成,《桃花扇》的“悲”很多人研究,“喜”則相對少人問津,因此,研究孔尚任科諢的創作,不失為一條新路。雖然“悲”是《桃花扇》的感情基調,但孔尚任並沒有允許自己和讀者沉浸在亡國的悲痛中就算了,他書寫的最終目的落在一個“救”字上。勾起悲傷之情外,作者更希望世人能對歷史有深刻的思考,對世情有所感悟,正所謂“不獨令觀者感慨涕零,亦可懲創人心”。李漁在《閒情偶寄》中說道:“作傳奇者,苟能取法於此,則科諢非科諢,乃引人入道之方便法門耳。”這一點與孔尚任懲創人心的用意是相當契合的。

論文將主要通過文本研究,探討孔尚任的科諢設計,尤其是諢語創作的用意。本文結合全劇的脈絡走向,梳理出鬧劇出現的場合、喜劇人物的刻畫、以及打諢的手法和效果。
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(Traditional)
TypeMA Thesis
Number of pages34
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- 2013

Keywords

  • comedy
  • Chinese Opera
  • Peach Blossom Fan
  • tragedy

Cite this